荸荠的栽培技术?荸荠的贮藏方法有哪些
摘要:1、选好田块,防止连作。荸荠对土壤要求并不严格,都能适应生长,但若要产品商品性好,高产稳产,最好选择在ph值中性偏酸土壤肥沃、排灌畅通、耕层深厚的乌泥田或青紫泥田。绝对不能连作种植,实行2―3年间隔轮作,减少病害对产量的影响。为便于统一管理,提高栽培技术到位率,宜提倡连片种植,划片轮作,创造最大管理效益。
荸荠的栽培技术?荸荠的贮藏方法有哪些
3、适期定植。一般早水荸荠苗龄45~70天定植,晚水荸荠苗龄25~30天栽植。行距一般为55~60cm,株距25~30cm。主茎株丛苗和分株苗均可用作定植苗。入土深度以栽稳为宜。栽时如苗太高,应割去梢头,留叶状茎高25~30cm,以免栽后被风折断和动摇根株
4、秧苗管理。关键措施是光照强度管理和水分管理。播种后由于温度较高,光照强度较大。因此,在前期注意遮阴,减少土壤水分蒸腾,利于出苗:出苗后,着重加强水分管理,以灌溉湿润为主,既能保持土壤的一定通透性,促进根系健壮发育,又能保证秧苗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供应。同时要注意基腐病、枯萎病、叶枯病等病虫发生。
5、提前移栽,合理密植。移栽密度与移栽时间相关。7月25日前移栽密度为50×50为主,7月25―30日前移栽密度为50×40为宜。过迟移栽不利于生长发育。移栽深度为3―4cm为宜。以早晨、傍晚移栽。
6、水层管理。早水荸荠初期田间保持浅水2~3cm,以后逐渐加深到7~10cm。晚水荸荠在栽后须立即灌水到6~8cm,进入结球期,水位宜逐步落浅到3~5cm,最后保持1~2cm浅水过冬。
7、早除、勤除杂草。在夏季杂草生长速度快,而荸荠种植密度又稀,竞争中处于劣势,因此杂草防治亦很重要。荸荠对绝大多数除草剂敏感,所以只能人工除草。在活棵后到分蘖前期,行间实行耘田除草2―3次,结合施肥,既可以达到除草的目的又可以达到增加土壤通透性,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目的。
8、追肥。一般在定植后15~20天,全部活棵和开始分株时,于露水干后,放干田水,均匀撒施,施后1~2天还水。开始结球时,再施一次肥。
9、采收。荸荠到冬季地上部枯死,球茎进入休眠期,在休眠期内都可采收。荸荠的主要病虫害有荸荠茎枯病和黄色白禾螟。荸荠的贮存方法1、缸藏。2、窑藏。3、沙藏。4、溶液。5、堆藏。
1、选好田块,防止连作。荸荠对土壤要求并不严格,都能适应生长,但若要产品商品性好,高产稳产,最好选择在ph值中性偏酸土壤肥沃、排灌畅通、耕层深厚的乌泥田或青紫泥田。绝对不能连作种植,实行2―3年间隔轮作,减少病害对产量的影响。为便于统一管理,提高栽培技术到位率,宜提倡连片种植,划片轮作,创造最大管理效益。
3、适期定植。一般早水荸荠苗龄45~70天定植,晚水荸荠苗龄25~30天栽植。行距一般为55~60cm,株距25~30cm。主茎株丛苗和分株苗均可用作定植苗。入土深度以栽稳为宜。栽时如苗太高,应割去梢头,留叶状茎高25~30cm,以免栽后被风折断和动摇根株
4、秧苗管理。关键措施是光照强度管理和水分管理。播种后由于温度较高,光照强度较大。因此,在前期注意遮阴,减少土壤水分蒸腾,利于出苗:出苗后,着重加强水分管理,以灌溉湿润为主,既能保持土壤的一定通透性,促进根系健壮发育,又能保证秧苗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供应。同时要注意基腐病、枯萎病、叶枯病等病虫发生。
5、提前移栽,合理密植。移栽密度与移栽时间相关。7月25日前移栽密度为50×50为主,7月25―30日前移栽密度为50×40为宜。过迟移栽不利于生长发育。移栽深度为3―4cm为宜。以早晨、傍晚移栽。
6、水层管理。早水荸荠初期田间保持浅水2~3cm,以后逐渐加深到7~10cm。晚水荸荠在栽后须立即灌水到6~8cm,进入结球期,水位宜逐步落浅到3~5cm,最后保持1~2cm浅水过冬。
7、早除、勤除杂草。在夏季杂草生长速度快,而荸荠种植密度又稀,竞争中处于劣势,因此杂草防治亦很重要。荸荠对绝大多数除草剂敏感,所以只能人工除草。在活棵后到分蘖前期,行间实行耘田除草2―3次,结合施肥,既可以达到除草的目的又可以达到增加土壤通透性,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目的。
8、追肥。一般在定植后15~20天,全部活棵和开始分株时,于露水干后,放干田水,均匀撒施,施后1~2天还水。开始结球时,再施一次肥。
9、采收。荸荠到冬季地上部枯死,球茎进入休眠期,在休眠期内都可采收。荸荠的主要病虫害有荸荠茎枯病和黄色白禾螟。荸荠的贮存方法1、缸藏。2、窑藏。3、沙藏。4、溶液。5、堆藏。